7月11日,为进一步提升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完善课程体系,服装工程教研室组织召开“2025年服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会议围绕行业需求、学科前沿及专家建议,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深入研讨。此前,教研室教师团队专程赴服装类顶尖高校以及服装行业优秀企业调研交流,汲取国内一流服装工程专业建设经验,为本次方案修订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期,服装工程教研室组织骨干教师赴东华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等多所服装纺织类标杆院校以及长三角及陕西省中小型服装企业、服饰电子商务运营企业开展专题调研。专家们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本校实践,提出多项建议:
1、建议增加“非遗”“智能化”相关课程,紧跟时代需求。
2、开设面料相关的技术课程,加强学生掌握服装面料的种类、结构、性能相关的知识。
3、部分课程内容重叠,建议合并部分课程,增强课程逻辑性。
4、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开设《企业管理》类课程,并请学生到陕西服装企业进行企业管理的初步实习岗位内容的学习,使人才投入到当地服装企业的发展中去。
研讨会上,教研室教师结合调研成果和专家意见,对现行培养方案展开热烈讨论,在保持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体系总体不变、总学分、学时不变的基础上,科学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优化完善课程设置、合理设计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支撑关系。
1、课程体系升级:新增《服装质量检验实验》《服装款式设计》等课程,删减部分陈旧课程内容。
2、实践教学强化: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将服装效果图、服装纸样设计CAD等技术模块嵌入教学。
3、选修课程合并:暂定将《时尚摄影》《电商美术设计》《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三门合并成《新媒体运营》,培养复合型人才。
教研室主任陈玉波教授强调:“本次修订以‘新工科’理念为导向,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产业适应力的双重提升,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技术发展同步。”
下一步,服装工程教研室将结合研讨会成果,进一步细化课程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同时,教研室将建立人才培养动态反馈机制,定期通过毕业生跟踪、企业调研等方式评估培养成效,确保专业建设始终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此次研讨会标志着服装工程专业在“特色化、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为专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